北极星

咨询热线

当前位置:北极星 > 新闻动态 >

1981年中央找到李敏,交给她三样东西:你父亲给你留了份遗产
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52发表时间:2025-04-13

拿到东西和钱的时候,李敏眼泪哗哗直流,心里特别后悔没能在毛主席临终前陪着他,这成了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遗憾。

"娇娇儿啊(这是毛主席给李敏起的昵称),怎么好久没来瞧瞧爸爸啦?记得常来陪陪爸爸哦!" 这是毛主席对她说的最后一番心里话。

毛主席一生伟大,但给家里人李敏的,就只有那么三样东西。我们都知道,毛主席留给我们的“精神财富”多得数不清,可毛主席到底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呢?

【最平凡的子女】

孔冬梅,李敏和孔令华的女儿,这样形容她的妈妈李敏:非常朴实,性格温柔,就是个平平常常的人。她还透露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毛主席没给孩子们留下啥值钱的东西。

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唯一幸存的孩子,她从小在国外长大,对爸爸的记忆只停留在照片里。一直到1949年,毛主席才把李敏接回北京团聚。

回到毛主席那儿后,两人还是经常碰不上面,因为毛主席工作特别忙,而她也要去上学,能坐下来好好聊聊的时间真的不多。

1959年的时候,李敏遇到了孔令华,他们结婚没多久就搬离了中南海。因为进出那里得要证件,所以从那以后,李敏见毛主席的次数就变得更少了。

想去中南海找老爸,得先在门口说一声,等人家同意了才让进。有时候老爸突然有事,咱俩在门口等老半天也没戏。

每当李敏回想起那段日子,总是满脸无奈,这也让她更加珍视和爸爸毛主席相处的每一刻,“那时光真是太匆匆了”,李敏感慨万分。

就算只是那么短时间的见面,毛主席还是给李敏心里留下了很深很重的印记。搬离中南海后,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就住在了兵马司胡同的一个普通房子里。

他们俩都在国防科技部门上班,挣的钱不多,刚好够家里开销。就算这样,李敏每个月还得给老妈贺子珍寄点钱过去。

孔冬梅,李敏的女儿,回想起往事说:“我妈简直就是个省钱达人”,省到连她老公孔令华有时候都受不了,还会因此跟她拌嘴。

李敏在生活各方面,像穿衣吃饭住宿这些,都按普通老百姓的标准来,她说:“我爸常对我们这些孩子说,得时刻低调做人,当个普通人。”

毛主席一辈子都特别讨厌“搞特殊”,不光是李敏这么说,就连他的警卫员、秘书,还有照顾他日常生活的服务员,大家都一个口径:毛主席从来都不搞特殊。

李敏分享了一个毛主席如何教导他们这些小孩子的往事:想当年,他们住在中南海时,由于常常只能吃咸菜配稀粥,连毛主席的几个孩子看起来都有点瘦弱的营养不良样。

后来有人拿来了牛奶、面包、咖啡这些东西,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吃了。等毛主席回到家,他立刻组织了一个“家里的小聚会”,认真地指出了孩子们的这个行为不对。

“国家还没那么富裕,还有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呢!”这句话,李敏一直牢记在心,这是父亲常常提醒她的,她也一直这么教导自己。就连她的女儿孔冬梅,小时候也常穿哥哥留下来的旧衣服。

李敏过日子很节俭,从不乱花钱,1981年她收到的父亲毛主席留下的遗产,在她们家都算得上是少有的宝贝了。

【稿费风波】

其实,毛主席的子女们得到的这三样东西,并不全是毛主席本人的遗产。冰箱和彩电是中央特别加赠的,而那8000块钱,才是毛主席亲自留给他们的。

毛主席年轻时,家里挺清贫的,就连外出上学,也得时不时靠别人的帮助,才能交得起学费,维持生活。

章士钊在毛主席年轻时求学路上帮了大忙。1920年,毛主席鼓起勇气,走到了章士钊的家门口,按响了门铃。

章士钊生在老早以前的那个时代,但他对革命特别上心。他早就听说杨昌济跟他提起过毛主席,所以当毛主席来找他帮忙时,他二话不说,立马就拿出了2万块钱来支持。

那时候的2万块钱可真是帮了毛主席的大忙了,之后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,总想着要把这“2万块钱”还给章士钊,这些都是后来的故事了。

毛主席参加革命后,日常开销都由组织负责,不过他还有个了不起的身份,那就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。

他以前会给报社写文章,想赚点稿费,不过这些钱大多都给了组织。但1949年以后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

毛主席的深刻想法被广泛传看,直到现在,在中国还有好多地方,甚至国外的一些角落,都一次又一次地掀起“学习毛主席思想”的热浪。

自稿费制度实施至毛主席逝世,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,声称毛主席的稿酬高达惊人的1.3121亿,并且这些巨额稿酬全部被毛主席个人所得。

这样的谣言一听就知道不靠谱,先不说毛主席的稿酬能不能有那么高的1.3121亿,单说毛主席会不会一个人拿着那些稿费,就被他的“大管家”吴连登直接给否定了。

吴连登在毛主席身边服务了整整12年,对毛主席的生活习惯知根知底。当听到那个传闻时,他忍不住笑了出来,心想:这怎么可能呢?那可是咱们的毛主席啊!

1958年的时候,吴连登在江苏省盐城地委的招待所里,是个负责打扫卫生和送水的服务员。到了1959年,他有了个进中南海工作的好机会。

那天真是刻骨铭心,在众人围观的目光下,我把行李搁上了一辆中南海派来的平板三轮车,然后一步步紧跟着那三轮车,踏进了中南海的大门。

吴连登每次想起头一回见到毛主席的情景,心里就特别激动。那时候,毛主席正等着开会呢,他就赶紧端着茶水,轻轻放在毛主席旁边。

毛主席看着他,和颜悦色地问:“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呀?能告诉我你的名字不?”就连吴连登因为紧张得手直哆嗦,不小心把茶水洒了一桌子,毛主席也没往心里去,还是笑眯眯地继续问着。

主席您好,我叫吴连登,老家是江苏盐城的。”毛主席一听,就跟他逗起乐来:“哟呵,是盐(咸)城来的同志啊!”这句话一出,吴连登立马觉得没那么拘束了。

1964年的时候,吴连登被毛主席请到了家里做客。吴连登回想起来说:“李敏和李衲头一回见到我,就管我叫叔叔。”这是因为毛主席有规定,年纪比她们大的都得受到尊敬,不能没大没小。

吴连登不光每天负责打扫卫生和归置东西,还管起了毛主席家里的钱袋子。毛主席的所有花费和财产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。

“我可能比毛主席还了解得多些呢,”吴连登笑着调侃道。因为毛主席每天忙于国家大事,有一次,他拿着费用清单想给毛主席看看,结果毛主席只是摆摆手说不看了,还说“这事儿交给你办,我很放心。”

吴连登讲,毛主席每个月拿610元工资,但要扣掉党费10块,租家具要花84块,还有李敏和李衲上学的费用,这些固定花销加起来,每个月差不多得200多块。

另外,还有一些日常花销是没法固定的,吴连登说,毛主席常常会请朋友吃饭,比如黄炎培、章士钊这些,每个月光吃饭就得用上100块钱。

毛主席那一百块钱的饭钱,大多都用来请朋友和家里人吃饭了,他自己呢,倒是经常吃些粗茶淡饭,像红薯、玉米这些,每天一个少不了。

毛主席其他的钱主要都花在买书和抽香烟上了,这是他少有的舍得花钱的地方。但后来,他连书都不买了,改为到处借书来看,看完就还。这样一来,香烟就成了他唯一的“小奢侈”。

之后,毛主席主动要求减少薪水,从610元降到了404.8元。就连他平时“奢侈”一点的爱好——抽烟,也从每次抽完整一支,改成了半支半支地抽,剩下的半支留着下次再用。

“毛主席家里的日常花费大都是固定的,不过偶尔也会有些额外的支出,遇到这种情况,我就会去向毛主席请示。”吴连登回忆道。

每到这个时候,毛主席不等吴连登说话,就会先问:“小吴,钱是不是又不够花了?得省着点儿用哦。”接着,他就会吩咐吴连登去申请一些自己的稿费来补贴。

吴连登对毛主席稿费支出的几个去处记得很清楚,其中一个是还给章士钊,因为毛主席总惦记着要把钱还给他。

可章士钊偏偏不接受,硬说当年给毛主席的钱不是借的,最后毛主席没辙了,只好坚持每年派人给章士钊送去2000元,还特地写上“归还旧债”,这样一送就是整整10年。

等那两万块钱还清了,毛主席还是执意要给章士钊先生“加点心意”,“说到底,哪是什么心意,就是毛主席想回馈章士钊先生的恩情”吴连登心里很清楚。

另外,毛主席对身边的人很关心,要是哪个警卫员家里碰到难处了,他会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一部分来帮忙;要是谁的家人病了或者去世了,手头紧,毛主席也会伸出援手。

但是,毛主席对每笔稿费的支出都要求吴连登清楚地记录用途,绝对不允许不经过报告就随便使用。直到毛主席去世的时候,吴连登坦诚地说:“家里真的是一分钱都没存下。”

【留下的遗产】

我拥有的东西,像这个稿费啥的,其实都属于党,属于人民大众。这些都得从百姓中来,再回到百姓中去,所以以后我都会上交给国家。至于我的孩子们,他们都已长大成人,能自己赚钱养自己了。

这就是毛主席看待稿费和对待孩子们的方式,吴连登每次提及都深有感触,他总说,毛主席一生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。

汪东兴给毛主席当了三十多年的保镖,他很有感触地说:“毛主席的孩子们真不错,从来没问过稿费的事儿。”

说到毛主席的稿费到底有多少,管钱的郑长秋说了实话:根本不像传的那样有1个亿那么多,其实只有124万元,后来因为利息涨了点,就变成了157万元。

这些钱全都被攒了起来,并且用的不是毛主席自己的名字,他个人的事务上从未动用过这笔稿费。

毛主席的那床棉被,盖了多次,补了又多次,衣服也是缝缝补补,布满了好多块补丁。可他就是舍不得扔,总是叮嘱大家,洗干净后再把洞补好,接着穿。

毛主席给孩子们留下的都是“老衣服”和“旧棉絮”,只有在别人多次帮忙说好话后,他才破例从稿费里拿出8000块钱给孩子们。

1972年,李衲有了儿子以后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经常是钱不够花。每个月买完儿子的奶粉,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。

最后实在没辙了,李衲只好去找张耀祠帮忙。张耀祠把李衲的难处原原本本地跟毛主席说了,毛主席听完,心里有点难过,叹了口气说:

李衲带着孩子也挺辛苦的,这样吧,就别再审核了,你看给多少合适?最后,毛主席批了8000块钱,给李衲当生活费。

过了几天,毛主席又给李敏批了8000元钱,他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平等对待,接着,他又给了贺子珍8000元作为生活费用。

贺子珍因病住院,手头紧巴巴的正愁没钱治病,听说毛主席给送来了钱,心里头那个暖和啊。但她思量再三,还是没忍心收下那8000块,最后这钱又被退了回去。

李敏那8000块钱,一直拖到毛主席去世后,也就是1981年,才有人找到她,把钱交到她手里。后来中央发现李敏日子过得挺不容易,就额外给她送去了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机。

剩下的钱,在毛主席离世后全都被上交给了国家。毛主席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他的一举一动,都完全配得上“伟人”这个称号。

李敏后来在《回忆我的父亲毛泽东》中这样讲:“爸爸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,就是他的思想,这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得多。”

就算毛主席没给后人留下多少物质财富,但他给子女们的精神财富可多了去了,最重要的就是教他们做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——这算是毛主席给孩子们最宝贵的东西了。

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